How to scan common carotid artery

這次的小技巧是common carotid artery的掃描,
這是相對表淺的構造,所以建議由線形探頭開始。

橫向擺在鎖骨上方,
CCA就位在氣管的兩側,具有博動性,且管徑一致,
旁邊因Valsalva maneuver漲大的構造為Internal jugular vein

轉為縱向的掃描,可見動脈內緣的內膜 (intima)

開啟彩色都卜勒功能,可見血管內的血流和方向

開啟PW功能,
動脈的波形清楚可見

用來區分動靜脈的方式主要是以上提到的
1。管徑一致不會隨呼吸變動
2。具有搏動性
3。有血管內膜
4。具明顯收縮舒張流速的波形

橫向繼續往頭側掃描便會觀察到carotid sinus,
再來會分為internal carotid artery和external carotid artery。
如果往C6到C7的方向掃描,
CCA和下方的longus coli muscle 之間就是星狀神經節所在,
對急重症和心臟科醫師而言,
left side stellate ganglion block是面對頑固心室心率不整時的選項之一。

CCA對急診、重症和神經科醫師而言更重要的應用是主動脈剝離,
最怕急性中風患者其實是不典型的主動脈剝離所致,
如果裂到了總頸動脈可能會造成單側血循異常的中風表現,
因此對於急性中風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血栓溶解劑的個案,
我習慣上都會進行雙側CCA的掃描確認沒有顯著異常,
除了查看是否有明顯的flap或內移的intima,
如果沒法看到明顯CCA內的血流,
要小心可能是被剝離延伸來的血塊壓迫造成。

以下的個案是以突發單側無力的表現到急診就診,
這裡可以看到右側CCA內有血栓,

CCA的縱向掃描也可見內部高回音的血栓

打開Color Doppler的功能,可見血流的通道只剩一點點,

更高位的掃描可見下方的intima被血塊推上來,

CTA可見右側CCA只剩一點空間有顯影,
最後診斷為aortic dissection with right CCA involvement & stroke mimics

以下這位主動脈剝離的患者也是以中風形式來急診,
由於剝離的血腫佔據的範圍很大,
內移的intima要很仔細才能看到。

這是左側的CCA,
可見intimal被血腫推往管腔內

這個主動脈剝離的個案displaced intima很清楚的呈現,
dual image可見true lumen & false lumen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