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掃描小技巧是Axillary vein的掃描,
我們最常需要掃描這個構造是為了放置中央靜脈導管(CVC)。
探頭放置的外部解剖參考點: 鎖骨的中段
線形探頭縱向靠在鎖骨中段,
讓鎖骨有一小部份在螢幕的左側,
往外側掃動的過程應該會看到一小段的Subclavian vein,
接著會看到cephalic vein & axillary vein,
下方的解剖參考構造有pleura和第二肋骨。
如果習慣用Off-plane手法放,
可以選擇axillary vein跨過第二肋骨的部位來放置,
減少氣胸的可能。
我個人是習慣in-plane手法放CVC,
要注意的是axillary artery常伴隨在旁,
要確認入針過程都有隨時看到針尖和針身,
才能避免誤入axillary artery。
以下就是axillary CVC放置的過程,
以下三個步驟是我一定會用超音波的時機
1。prescan
2。puncture
3。guidewire
這一段影像就更完整,包含放置後的catheter都有確認。
完整性更高的就建議再包含同側IJV的掃描,
以確保放置的CVC 不會跑到同側的IJV,
這最好在guidewire時就確認,
以便更早即時修正。
CVC tip的確切位置無法由胸前確認,
只能間接的利用快速經由CVC推注時,
右心呈現高亮度訊號的秒差來推論,
如果在1秒左右就看到,
代表CVC tip應該就在atriocaval junction附近。
另一個會有需要掃描axillary vein的情境是懷疑上肢DVT時,
以下兩段影像就是上肢DVT的影像,
axillary vein除了無法壓扁外,
也可見內部有高回音性的血栓。